一、 学位点现状
银娱优越会717入口翻译硕士(MTI)是2017年申报,2018年获得教育部批准,计划2019年开始招生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本学位点正在发展建设中,目前有一支结构合理、整体素质较好、教学能力较强、科研潜力大的教学团队。尤其是在翻译方面,拥有一支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笔译师资队伍。本学位点计划建立多个翻译实训、实习基地,可为学员提供广阔的实践空间。
二、 建设目标和标准
我校在MTI教育教学中,将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结合海南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民族文化特色,培养海南省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鉴于我们目前的师资特点,前三年我们以建设笔译为主,三年后开始招生口译研究生。我们将重点展开以下工作:
第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队伍素质。希望学校在进修、考博、职称评定等方面向翻译教师倾斜,并加大高层次翻译人才引进的力度,打造一支敬业精神强、业务素质高、可持续发展的翻译师资队伍。三年内,我校在职翻译教师中至少有3位博士,4位副教授,1位教授,使我校翻译硕士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第二,优化课程设置,突出办学特色。在课程设置上,必修课严格按照教指委制定的《指导性培养方案》开设,同时针对海南少数民族尤其是黎族聚集的特点,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黎族文化与翻译》等选修课,通过大量有关海南少数民族风土人情、文学作品、历史典籍的翻译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翻译能力,服务于国家和云南省的对外开放和文化走出去战略。
第三,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将翻译实践落到实处。为突出翻译硕士的实践性特点,未来3年,我校将在海南省政府外事办公室、海南翻译公司、广东联普翻译公司、观澜湖旅游度假村等单位建立翻译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平台。同时,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博鳌亚洲论坛、亚非圆桌会议、观澜湖明星赛等大型会议的接待与翻译工作,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第四,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根据MTI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制定各门课程的大纲和教学要求,并通过教学督导随机听课、期中期末召开学生座谈会等形式确保课程大纲和教学要求得到严格执行。
建设目标指标如下:
事项 时间 | 教师队伍 | 学科方向 | 课程设置 | 组织机构 | 实验设备 | 实践基地 |
2017 | 初步组建翻译课程教学团队,形成5-7人教学队伍 | 初步拟定英语笔译的培养方案与课程规划; | 建立起英语笔译所需完整的课程体系; | 初步建立起学科工作组,完善学术委员会的工作; | 讨论计算机翻译课程设备引进 | 讨论设立实践基地 |
2018 | 动员教师申请导师资格,初步形成4-5人的导师队伍;引进校外导师1-2名; | 完善英语笔译的培养方案与课程规划,讨论日语笔译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 | 建立起日语笔译所需的课程体系; | 建立翻译学科的导师组,确立翻译专硕研究生学位点负责人; | 向上提交计算机翻译设备申请; | 挂牌实践基地2个 |
2019 | 扩大导师队伍,形成导师资格的考核机制。 | 讨论口译培养方案以及开设问题。 | 讨论口译课程的设置问题; | 建立起翻译学科教学质量监控小组 | 力争翻译设备到位。 | 挂牌实践基地3个 |
根据教指委制定的《指导性培养方案》,MTI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核心是“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这三个标准很好地体现了MTI与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根本区别,因此,MTI教育必须紧扣这三个标准来开展。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我校将根据生源情况制定三年制的MTI培养方案,从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实习实践到毕业论文等各个环节都充分体现MTI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 建设任务
1.学科方向与特色
“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的培养目标,要求MTI教育必须突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海南地理位置独特,民族文化多元,旅游产业发达。因此,我校的MTI教育必须体现区域性和民族性特征。在课程设置上,拟开设《黎族文化与翻译》等课程。在翻译实践上,我校拟与海南出版社签订协议,合作出版《海南黎族经典作品外译》,目前《海南黎族经典民间文学日译和德译》和《海南黎族经典民间文学英译》已分别获得海南省社科联和海南省应用外语研究基地2018年度立项课题,研究已经展开,在接下来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MTI研究生将在老师指导下参与翻译。从课堂到实践,我校将结合上述区域性和民族性特征,把学生培养成能适应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和海南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的翻译人才,使我校的MTI研究生毕业后不仅要能胜任一般的商务翻译、科技翻译、旅游翻译,还要能够从事涉及南亚东南亚国家的经贸翻译和海南省少数民族文化的外译。
2.师资队伍(学科队伍):主要包括师资规模、结构、导师水平
海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翻译硕士专业现有导师5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2名,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3名。学术梯队结构合理,力量雄厚。另有外聘导师和行业导师各2名。
3.人才培养,包括招生、选拔、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学术训练、实践教学、学位授予、研究生培养质量等方面。
3.1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
具体要求: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协作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掌握翻译领域所要求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翻译及相关工作的基本条件和技能,具有独立承担口笔译任务的能力。
3.2 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
招生对象为学士学位获得者,具有良好的双语基础(汉英或汉日);鼓励具有不同学科和专业背景的生源报考。
考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达到国家线和海师线的考生须参加银娱优越会717入口组织的复试,择优录取,录取的考生于秋季入学。
翻译专业同时接收高校推免生,银娱优越会717入口按照国家和学校相关规定组织面试,择优录取,录取的考生于秋季入学。
3.3 学习年限
全日制翻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二年。
3.4 培养方式
1) 采用课程教学、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所有课程的学习必须在第一学年内完成;进行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半年;修满规定的学分方能撰写学位论文;完成专业实习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方能申请硕士学位。
2) 实行学分制。全日制翻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总学分要求为不低于32学分。学生必须按照培养方案修读规定课程,通过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具体学分要求见下表:
3) 培养过程中尽量采用实践研讨式、职场模拟式教学。口译课程可运用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如网络技术、口译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设备开展;笔译课程可采用项目式授课,将职业翻译工作内容引入课堂,运用笔译实验室或计算机辅助翻译实验室,加强翻译技能训练的真实感和实用性。
4) 重视实践环节。实践教学是全日制翻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必须到银娱优越会717入口建立的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实习基地(企业)或自行联系相关企业进行专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案例的分析,翻译实践贯穿教学全过程,要求学生在学期间至少有15万字以上的笔译实践(笔译方向研究生)。实习结束后必须按照要求撰写实习报告,并尽量保留翻译实践材料。
5) 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导师组以具有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同时吸收具有较强翻译技能的讲师和企事业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译员参加;实行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校外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的双导师制。
3.5 课程设置及学分
英语笔译专业课程设置及学分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学期 | ||
学位课(至少14学分) | 公共学位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36 | 1 | |
中国语言文化 | 3 | 54 | 1 | |||
基础理论课 | 翻译概论 | 任选2门 | 2 | 32 | 1 | |
基础笔译 | 2 | 32 | 1 | |||
基础口译 | 2 | 32 | 1 | |||
专业基础课 | 文学翻译 | 任选2门 | 3 | 48 | 2 | |
非文学翻译 | 3 | 48 | 1 | |||
交替传译 | 3 | 48 | 1 | |||
必修课 (至少4学分) | 西方翻译理论 | 任选2门 | 2 | 32 | 1 | |
翻译批评与赏析 | 2 | 32 | 1 | |||
英汉比较与翻译 | 2 | 32 | 1 | |||
选修课(至少6学分) | 专业选修课 | 中西翻译简史 | 任选3-4门 | 2 | 32 | 2 |
黎族文化与翻译 | 2 | 32 | 2 | |||
经贸翻译 | 2 | 32 | 2 | |||
科技翻译 | 2 | 32 | 2 | |||
传媒翻译 | 2 | 32 | 2 | |||
计算机辅助翻译 | 2 | 32 | 1 | |||
公共选修课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必选其一 | 1 | 18 | 1 |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 | 18 | 1 | |||
其他素质类课程 | 2 | |||||
必修环节(8学分) | 制订培养计划 | 1 | ||||
开题报告 | 2 | 3 | ||||
中期考核 | 2 | |||||
专业外语 | 2 | |||||
实践环节 | 6 | 3 |
日语笔译专业课程设置及学分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学期 | ||
学位课(至少14学分) | 公共学位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36 | 1 | |
中国语言文化 | 3 | 54 | 1 | |||
基础理论课 | 翻译概论 | 任选 2门 | 2 | 32 | 1 | |
基础笔译 | 2 | 32 | 1 | |||
笔译理论与技巧 | 2 | 32 | 1 | |||
专业基础课 | 文学翻译 | 任选 2门 | 3 | 48 | 2 | |
非文学翻译 | 3 | 48 | 1 | |||
应用翻译 | 3 | 48 | 1 | |||
必修课 (至少4学分) | 中西翻译理论 | 任选 2门 | 2 | 32 | 1 | |
翻译批评与赏析 | 2 | 32 | 1 | |||
日汉比较与翻译 | 2 | 32 | 1 | |||
选修课(至少6学分) | 专业选修课 | 研究方法和硕文写作 | 任选3-4门 | 2 | 32 | 2 |
跨文化交际学 | 2 | 32 | 2 | |||
黎族文化与翻译 | 2 | 32 | 2 | |||
经贸科技翻译 | 2 | 32 | 2 | |||
文化传媒翻译 | 2 | 32 | 2 | |||
计算机辅助翻译 | 2 | 32 | 1 | |||
公共选修课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必选 其一 | 1 | 18 | 1 |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 | 18 | 1 | |||
其他素质类课程 | 2 | |||||
必修环节(8学分) | 文献阅读(制定研究计划) | 1 | ||||
开题报告(学位论文) | 2 | 3 | ||||
中期考核 | 2 | |||||
学术活动(专业外语) | 2 | |||||
实践活动(境内外) | 6 | 3 |
3.6 笔译实践及要求
英语笔译专业研究生教育十分强调对学生笔译实践能力的培养,把笔译实践能力训练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具体要求为:
1)学生在第一学年课程学习期间,不仅应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还应完成相应译量的笔译实践,即每月(不含假期)应独立完成2,000以上英文单词或4,000以上汉字(英汉字符比例约1: 1.8)的课程笔译实践。
2)学生在第二学年(两个学期)进入笔译实践环节,要求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相应译量的笔译实践,即参加经贸、科技、旅游、文化等涉外企事业单位的笔译项目或学院建立的翻译实习基地的项目等,应完成50,000以上英文单词或100,000以上汉字的笔译实践。
在校外涉外机构参加笔译实践的学生须在毕业论文答辩前两个月向导师提交笔译实践证明材料,内容包括:
1)学生应提供实践单位对笔译实践的书面证明:需使用实践单位统一的带有机构抬头、地址、联系方式的公文纸打印证明,注明企业性质、学生翻译实践起止时间、工作内容(应列出笔译成果细目)、工作量、对成果的质量评价(百分制或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等级制)、报酬(如有)等,由该机构人力资源主管或高层领导签字并加盖公章;
2)学生还须提供打印、装订完整的笔译成果。
3)提供其他能说明笔译实践内容和效果的佐证材料。
3.7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写作时间一般为第五学期。学位论文可以采用以下任何一种形式:
1)翻译实习报告: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口笔译实习,并就实习的过程写出不少于15000 词的实习报告;
2)翻译实践报告: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中文或外文的文本进行原创性翻译,字数不少于10000 汉字,并就翻译的过程写出不少于5000 词的实践报告;
3) 翻译实验报告: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就口译或笔译的某个环节展开实验,并就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写出不少于15000 词的实验报告;
4)翻译研究论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就翻译的某个问题进行研究,写出不少于15000 词的研究论文。
无论采用上述任何形式,学位论文都须用外语撰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行文格式符合学术规范。
3.8 MTI学位论文答辩
1)学位论文应在体例上符合学术论文的通用规范,能体现综合运用学科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笔译问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论文经校内、外专家评审通过后,提交答辩委员会,参加学位答辩。
2)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三至五人)成员中应包括一位具有丰富笔译实践经验且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论文通过答辩,符合有关要求,并经院、校两级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可授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颁发国务院学位办统一印制的硕士学位证书,并同时获得硕士毕业证书。
4.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制度建设、过程管理、学风教育等方面。
4.1 加强研究生制度建设
成立MTI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海南师范大学MTI教育中心”,负责MTI教育工作的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心办公室(兼会议室)设在学校银娱优越会717入口,设主任1名,副主任1名,专任秘书1名。
4.2 突出过程管理
根据学校的相关教学管理文件,制定MTI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的系列文件,对MTI研究生教学的作业批改、考试命题、试卷评阅、学生评教、教师评教、教师评学、教学档案管理等均作出明确的规定,最终形成《海南师范大学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文件汇编》,并严格执行。
4.3 开展学风教育
根据学校相关文件和国务院学位办的要求,定期对研究生进行学风教育。
5. 培养环境与条件: 主要包括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支撑条件。
5.1 科学研究
近年来,翻译硕士生导师取得了丰富的教科研成果,基本情况如下:
1)硕士生导师陈义华教授,国务院学位办专家组成员,海南省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多家核心期刊杂志通讯评审专家,海南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专家博导,陈教授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四十多篇,主持国际、国家、教育部以及省级项目共计十多项,出版专著译著共四部。
2)硕士生导师曹春玲教授留学于日本,广岛大学毕业,获语言学方向学术博士学位。2007年7月作为人才引进,时任银娱优越会717入口副教授。现为银娱优越会717入口教授,日语系主任,日语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海南省翻译协会会员,中国日语教育研究会华南分会理事,曹春玲教授出版专著5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多篇,主持省部级以上教研课题多项。
3)硕士生导师马海燕博士,海南省翻译协会副秘书长,全国商务英语翻译考试海南省考点负责人,银娱优越会717入口副教授,翻译系主任,翻译专业方向带头人,海南师范大学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导师,海南大学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导师。 近年来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英语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参编翻译教材1部;主持教育部课题1项,省级课题3项,参与省部级课题4项。
4)硕士生导师张娟,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获英语教育硕士学位,现为银娱优越会717入口副教授,已发表论文十多篇,出版专著1部,译著1部,主持省级课题与教研课题多项。
5)硕士导师唐电弟,硕士学历,银娱优越会717入口副教授,目前发表有关翻译的研究论文十多篇,主持省级社科与教研项目多项。
5.2学术交流
翻译硕士专业与国内外展开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翻译专硕老师每年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了解学术动态,紧跟形势,鼓励翻译专硕学生参加学术会议,扩大学术视野。同时,翻译硕士专业还与英国和日本高校洽谈境外实践、交换生等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5.3支撑条件
学校投入专门经费,先后建立同传实验室、笔译实训室、多功能影视与录播厅等教学设施。除学校图书馆之外,银娱优越会717入口资料室拥有各类专业图书3905 种,中外文图书达到115543 册,全天开放,方便师生随时借阅。计算机中心(语言中心)各种学习与教学资源丰富,英语在线辅助教学资源库多达100GB,其中音频资源约70.5GB,视频资源约11.8GB,文字资源510MB。能满足翻译硕士生的基本学习需求。
四、保障措施
1. 组织保障
学校和学院有各级组织机构对翻译硕士专业研究生制度进行保障。学术委员会对研究生相关制度进行制定和修订,学院领导班子对各项措施进行领导和监督,各级学科负责人负责制度的具体落实。
2. 制度保障
在学校的相关制度规定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根据教执委的相关政策和规定,编写研究生培养方案,包括研究生开题规程,研究生中期考核规约,研究生答辩小组组织条例,研究生论文评审规范等文件。
3.经费保障
目前还没有给相关的经费支持。
Copyright © 海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所 版权所有 2022-2025